水泵机械密封型号含义(水泵机械密封规格型号表)
武汉加油
中国加油
抗击新型肺炎 我们一直在行动
1
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较严重疾病。
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如近期中国武汉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造成武汉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 2019-nCoV)”。2020年2月11日,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将该病毒命名为SARS-CoV-2,此命名引起中国学者质疑。本文用2019-nCoV来表示引起此次武汉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
根据最新的临床研究表明,2019-nCoV与SARS样病毒同源性高达85%以上。本病毒对热较为敏感,一般在56℃的环境中持续30分钟即可死亡,或使用乙醚、75%的乙醇、过氧乙酸、氯仿等脂溶剂均可以有效消灭病毒。 氯已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2
病毒的来源
在人类新发传染病中,有很大一部分都与野生动物有关。人类冠状病毒在 野生动物与人之间的传播也得到了证实(下图为人类冠状病毒在种间及种内的传播,实线部分为确定的传播,虚线部分为疑似的传播)。对于此次的新型冠状病毒,在2月9日的湖北省通报疫情防控科研工作进展的新闻发布会中,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陈焕春表明,该病毒可能存在多个中间宿主,其中 穿山甲有可能是潜在的中间宿主。但也有报道称,研究中穿山甲样本的采集不具有代表性。
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疫情报道称,越来越多证据表明,2019-nCoV与蝙蝠亚种 菊头蝠存在关联。菊头蝠在中国南方以及整个亚洲、中东、非洲和欧洲广泛存在。研究对比发现,新型冠状病毒和过往已知的所有其他病毒相比,最高的相似度仅有88%,最近缘的病毒来自2015年于舟山捕获的菊头蝠。即使有相似之处,但它们依旧是不同的病毒。
2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称,新型冠状病毒传播至人的路径最可能的假设是,有一种动物作为中间宿主进行了传播,但 目前仍未找到导致疫情爆发的中间宿主。
3
新型肺炎临床表现
潜伏期1-14天,多为3-7天;
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
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泻等症状;
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
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值得注意的是重型、危重型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
图: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表现(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微信)
4
诊断标准
(一)疑似病例。
结合下述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综合分析:
1.流行病学史
(1) 发病前14 天内有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
(2) 发病前14 天内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者)有接触史;
(3) 发病前14 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来自有病例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
(4) 聚集性发病。
2.临床表现
(1) 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
(2) 具有上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像学特征;
(3) 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有流行病学史中的任何一条,且符合临床表现中任意2条。无明确流行病学史的,符合临床表现中的3条。
(二)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具备以下病原学证据之一者:
1.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
2.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
解除隔离和出院标准:
1.体温恢复正常3 天以上;
2.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
3.肺部影像学显示急性渗出性病变明显改善;
4.连续两次呼吸道标本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间隔至少1 天)。
满足以上条件者,可解除隔离出院。
5
治疗
(一)根据病情确定治疗场所
1.疑似及确诊病例应在具备有效隔离条件和防护条件的定点医院隔离治疗,疑似病例应单人单间隔离治疗,确诊病例可多人收治在同一病室。
2.危重型病例应当尽早收入ICU治疗。
(二)一般治疗
1.卧床休息,加强支持治疗,保证充分热量;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指氧饱和度等。
2.根据病情监测血常规、尿常规、CRP、生化指标(肝酶、心肌酶、肾功能等)、凝血功能、动脉血气分析、胸部影像学等。有条件者可行细胞因子检测。
3.及时给予有效氧疗措施,包括鼻导管、面罩给氧和经鼻高流量氧疗。
4.抗病毒治疗:可试用α-干扰素、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利巴韦林、磷酸氯喹、阿比多尔。要注意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相关腹泻、恶心、呕吐、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同时要注意和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在临床应用中进一步评价目前所试药物的疗效。不建议同时应用3种及以上抗病毒药物,出现不可耐受的毒副作用时应停止使用相关药物。
5.抗菌药物治疗: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尤其是联合使用广谱抗菌药物。
(三)重型、危重型病例的治疗
1.治疗原则: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积极防治并发症,治疗基础疾病,预防继发感染,及时进行器官功能支持。
2.呼吸支持:
(1)氧疗;
(2)高流量鼻导管氧疗或无创机械通气;
(3)有创机械通气;
(4)挽救治疗:对于严重ARDS患者,建议进行肺复张。在人力资源充足的情况下,每天应当进行12小时以上的俯卧位通气。俯卧位通气效果不佳者,如条件允许,应当尽快考虑体外膜肺氧合(ECMO)。
3.循环支持:充分液体复苏的基础上,改善微循环,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必要时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
4.康复者血浆治疗:适用于病情进展较快、重型和危重型患者。
5.其他治疗措施: 酌情短期内使用糖皮质激素;加强患者心理疏导等。
6
防护
1. 减少暴露机会:避免去疫情高发区,避免去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
2. 勤洗手:①咳嗽打喷嚏后、护理患者后、用餐前上厕所后、接触动物或处理动物粪便后需洗手。②采用7步洗手法用肥皂和流水清洗双手至少20秒。
3. 戴口罩:如必须外出需正确佩戴口罩,可选用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医用防护口罩,与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使用过的口罩的处理:对于风险较低的普通群众可将口罩直接丢至垃圾桶,存在发热、咳嗽咳痰、打喷嚏等症状的群众推荐使用5%的84消毒液按照1:99的配比或75%酒精喷洒消毒用密封袋密封后丢至垃圾桶。
4. 安全饮食:不吃野生动物,肉蛋禽类烹调煮熟后食用
5. 勤通风:家庭做好通风,注意室内整洁卫生
6.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袖或屈肘捂鼻,用过的纸巾扔进封闭式垃圾箱内,咳嗽打喷嚏后洗手消毒。
参考文献:
[1]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Z].北京: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2020
[2] 张积森:2019新型冠状病毒“基因团伙”作案手法揭秘,中国青年网,2020.02
[3] Su S, Wong G, Shi W, et al. Epidemiology, genetic recombination, and pathogenesis of coronaviruses. Trends Microbiol 2016;24:490-502.
[4]Early Transmission Dynamics in Wuhan, China, of Novel Coronavirus–Infected Pneumonia[J].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NEJM.
[5] Lu, C., Liu, X., & Jia, Z. (2020). 2019-nCoV transmission through the ocular surface must not be ignored. The Lancet. doi:10.1016/s0140-6736(20)30313-5